10月16日-17日,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改造第十五屆學術交流會在張家口崇禮區密苑云頂大酒店圓滿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暨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承辦。大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召開,線下參會者300余人,線上觀看人數達一萬余人。

10月16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王元清主持開幕式,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王國華,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德華,上海悍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譚成在開幕式中致辭。
大會特別邀請四位專家做特邀報告分享,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體主持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中國鋼結構協會會長、原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岳清瑞作題為《建筑與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診治》報告。他主要從韌性城市與工程安全、建筑與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工程診治、工程診治的創新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結合實際案例,重點介紹了工程診斷新技術的應用以及智能診斷技術,提出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與預警理念,從尺度、功能、行業、多學科四個維度提出了工程診治的創作發展方向。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德華作題為《老舊小區改造中的關鍵技術探討》報告,從城市更新、老舊小區評估、老舊小區改造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王德華指出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中技術難度和實施難度最大的一環,改造前的評估至關重要,改造應結合具體指標使用情況綜合確定,遵從科學的步驟、參考合格的標準、選擇合格的方法實施;需結合工程具體情況進行甄別,合理使用當前的改造標準,志同道合者共同努力,在干預最小的前提下做好量大面廣的老舊小區改造。

同濟大學副校長、美國混凝土協會中國分會副主席、國際材料與結構研究聯合會中國分會副主席、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顧祥林作題為《銹蝕鋼筋混凝土構件正截面承載力簡化計算方法》報告。顧祥林從正截面抗彎承載力、軸心抗壓承載力等方面揭示了銹蝕鋼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彎破壞模式轉變規律,提出了基于破壞模式判定的銹蝕鋼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彎承載力計算方法和銹蝕普通鋼筋混凝土柱軸心抗壓承載力簡化計算方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聶建國作題為《裝配式結構的創新與實踐》報告,從裝配式結構值得關注的問題及裝配式結構的創新技術兩個方面進行分享,提出了高性能、長壽命、低消耗、低排放、合理成本的發展目標。

本次大會還邀請了23位專家圍繞行業內新理論、新進展以及熱點問題進行專題報告,現場學術氛圍濃厚、討論熱烈,精彩紛呈。

此次學術會議專家云集,內容豐富,為工程鑒定與加固改造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了解本領域最新技術發展趨勢、探討業界標準規范制定與修改的契機,為學術界與產業界搭建了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經委員會投票選擇,第十六屆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改造學術交流會由甘肅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屆時我們誠摯邀請各位專家于2022年再次相聚甘肅,感受不一樣的西北風情。